- 语文《氓》教案 推荐度:
- 中学开学第一课语文的教案 推荐度:
- 语文上册教案 推荐度:
- 小学语文《观潮》教案 推荐度:
- 小学语文教案 推荐度:
- 相关推荐
语文教案汇编(6篇)
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,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那么问题来了,教案应该怎么写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语文教案 篇1
课题:《北京》
教学目标:
1.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,培养学生的情感。在阅读中感到北京的美丽,培养学生对美的向往。
2.在媒体的帮助下,理解课文内容,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美。
3.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第三段.
教学重点: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,热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整齐美。
教学难点:理解课文内容,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。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创设情境、导入新课:
1、同学们,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习过:“我是中国人,我爱五星红旗。”你们热爱我们的'祖国吗?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?谁去过北京?你们愿意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介绍给我们吗?(教师相机表扬学生,肯定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,激发爱国热情,调动学习积极性)。
2、今天,老师带你们到北京去转一转、看一看,你们高兴吗?(板书课题)
二、初读课文,了解内容。
1、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,注意读准字音,不丢字、加字。
2、(相机鼓励学生读的积极性)指名读课文,注意思考,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?
3、反馈对课文的了解情况。
三、分析课文:
通过课文的介绍,北京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?(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)。
第一自然段:点明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。
第二自然段:
1.了解广场的建筑物的特点,布局整齐。
2.小组讨论,画出广场布局示意图。
3.课件演示天安门广场。指导朗读。
第三自然段:
1、了解路和桥的特点。
2、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感受北京大都市的繁华。
3、通过读表示出对北京的热爱。
第四自然段:
1、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。
2、你还知道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?(扩展知识)
第五自然段:
1、了解北京的著名景观
2、结尾课件,让学生了解这些景观。
3.读指导,“到处……到处”要重读。
4.、你还想要了解哪些有关北京的知识呢?
四、归纳课文:
通过今天的学习,你对北京有什么感受呢?
语文教案 篇2
教学目标:
1、认6个字,参照“我的词语库”自主积累词语。
2、会在默读中思考,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,理解卖气球老人的那段话的含义。
3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,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。
教学重点:
1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,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2、学会在默读中思考。
教学难点:
从老人与孩子的对话中,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,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。
教学准备:课件
教学过程:
一、谈话交流,导入课题。
1、出示气球的图片,提问:你最喜欢哪个气球?
2、有这样一个小男孩,面对五颜六色的气球,他却选择了一个黑色的。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小男孩,走进小故事——《自信》 出示课题,齐读课题。
二、初读课文,学习生字
1、自由读课文,要求:读准字音,把句子读通。
2、指名分段读课文,其他同学纠错、正音。
3、检查识字情况。
出示本课生词:基恩博士、一件事、肤色、货车、惊讶、能否、自信
随机读生词,开火车、小老师带读。
4、“自信”是什么意思?
你觉得故事中的小男孩自信吗?不自信也就是——自卑。
三、精读课文,感受男孩的自卑
1、默读课文,你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自卑?
默读提示:
默读课文第2、3、4自然段,想一想:
从哪而看出小男孩不自信?用——画出来。
2、交流:
A、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肤色很黑的小男孩。他羡慕地看着这几个小男孩嬉戏,但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儿,显得十分自卑。
B、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,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,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,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:“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?”
C、小男孩鼓起勇气回答:“我要一个黑色的。”
结合汇报进行朗读,读出男孩的自卑。
3、再读课文,男孩为什么会这么自卑?
交流:肤色很黑的、拖着残疾的腿,
4、补充美国种族歧视的资料,感悟自卑的缘由。
5、师:怪不得男孩会如此自卑,——生读“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,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,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”
师:怪不得他走到老人身旁却——生读:“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:“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?”
四、感悟老人的话
1、黑色的气球升空了,这时候老人意味深长的对他说了一番话。读读剩下的'段落,老人说了些什么?自由读5、6段。
2、交流
出示老人的话。你读懂了些什么?
(前一句,揭示了气球升起的本质原因是“气球内充满了氢气”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。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:外表是形式是非本质的,是次要的。后面一句,老人推论出“一个人的成功与否,关键是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。”)
3、你觉得老人说的对吗?
五、拓展
1、你知道因为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吗?交流。教师出示:(小泽征儿、尼克松的例子)
2、读了课文你的收获?
六、板书设计
15、自信
气球--人
升起--成功
氢气--自信
语文教案 篇3
文章分析:
这是一篇儿童诗,极富童趣,用儿童的语言,儿童的眼睛,儿童的思维展示给大家一个热爱生活、充满幻想的孩子的多彩的内心世界。
教学本课应注意这样几个点:
1、诗歌的朗读。
2、生字的学习。
同时应该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;
1、银河的知识和本诗的关系。
2、本诗的朗读和扩展内容的衔接。
3、读诗和识字的比重。
教学准备:
1、研究性学习专题——《银河,让我了解你》
2、背动作儿歌、课前一只歌《蓝猫》。
教学过程:
一、从歌曲入手,引出课题,学习串字。
1、你们刚才唱的是哪个动画片中的主题曲?那你们一定非常熟悉和喜欢动画片中的主人公蓝猫吧!
(蓝猫)先给大家出一个字谜:门里一张口学生说谜底,老师出卡片.
2、老师想知道,在家里的时候,你遇到问题,喜欢问谁?(问爸爸、问妈妈,读卡片)
3、在一个晴朗的夜晚,有两个喜欢问问题的孩子仰望银河,产生了很多想象,于是他们就--------出示词卡:问银河。谁想读读?
4、谁知道这个词中的第2个字念什么?(银—板书拼音和生字)
a、这个音节可以拼读吗?为什么?
b、你看,这个字的哪部分比较熟悉?蓝猫老师出的第二道题就是与金字旁和艮字有关的内容,请看大屏幕。(出题)发小组合作单。
A 你认识的带有金字旁的字有哪些?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。
B 带有“艮”的字,你认识几个?能不能写下来。(很狠恨跟根银)
喜欢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。
汇报A题:
1、看了这些带有金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?(带有金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金属有关)
2、对,我们学的这个“银”就是哪个银?(白银、银子、银圆、银钱)
汇报B题:
1、小组交流
2、出示:很狠恨跟根银
二、学习课文
1、范读课文
2、学生自读
三、学习第一节
1、指名读,其他同学思考:读前两行诗时,你发现了什么?随机出示第一段书面形式和诗歌形式(一个词重复出现了两次)
讨论:1、在你学过的课文和诗歌中,发现过这样的句子吗?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。
2、讨论这两个同样的句式重复出现你突出了什么?(为了突出强调自己要说的话。)
3、怎么读才能达到这种效果?你找一句读一读。(第二句加重语气)
4、说说文中的小朋友先向银河提了提了哪两个问题?
板书:鱼儿水草小朋友
出示银河图:根据板书谁来试着问问银河?
5、出示句子比较:
(1)、在你清澈的河水里,有戏水的小朋友吗?
(2)、在你清澈的河水里,有没有戏水的小朋友?
6、练习说话
银河啊,在你()里,有()吗?有()吗?
7、看板书试背第一节。
四、学习课文第二段
1、轻声自读,思考:接着小朋友又向谁提了哪两个问题?
2、读后指名对对着银河问一问,练习感情朗读
板书:客轮、货船、航标灯
电脑出示“南来北往”的`场景,说说什么是南来北往。
3、它们指的是什么?你知道航标灯有什么用吗?
4、朗读第二段,各自读,齐读。
5、练习说话:银河啊,在你()里,有()吗?有()吗?它们()吗?
看板书试背第二节
6、对比第一、第二节。
五、自学第三、第四节。
1、自学第三、四节。要求弄清每节中的小朋友向银河问了哪两个问题?
2、用线划出来。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,请在旁边画上小问号。
3、分小组交流
4、说说老师该板书些什么?随机在电脑里出示斜拉桥、拦河大坝、葛洲坝水力发电站。
5、说话练习
6、试背第四第五节。
六、学习第五节
1、文中的小朋友对着银河问了这么多问题,其实他还有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,你能猜猜他还会问些什么?你也有问题吗?来试着问
问。
2、所有问题你能解答吗?为什么?
3、是啊,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知道银河里到底有什么,于是他怎么说的?“总有一天是什么意思?
4、齐读第五小节,说说你读了那个小朋友的话后有什么想法?板书:总有一天去做客
5、看板书,试背。
七、总结,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奥秘。
语文教案 篇4
一、教材简析
《一粒种子》是一篇常识性的童话,叙述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。全文共9个自然段,用4个“挺一挺”,分4个层次来写。
二、教学目标
1.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,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。
2.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,理解种子、泥土、暖和、舒服、蚯蚓、招呼、松土、泉水、热闹、突然、光明、世界等12个词语的意思。
3.能用“热闹、也”各写一个句子。
4.会正确朗读课文,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。
三、教学过程
㈠课前准备
幻灯、录音机、挂图,自制小黑板。
㈡教学目标
1.初读课文,读正确,读流利,了解课文大意及种子发芽需要温度、水分、空气这些条件,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。
2.学习文中“泥、舒、蚯蚓、招、钻、挺”7个生字及“泥土、挺一挺,舒服、招呼”等词的意思。
㈢教学过程
1.激发兴趣,提示课题。
出示两个试管,观察异同,导入 课文:一粒种子
2.初读课文,了解大意。
⑴听录音读课文,圈生字,划新词。
⑵自由读:要求读正确,读流利,并标上小节号。
⑶检查:a.生字读音,b.文章节次,c.指名读课文。
3.结合课文,学习生字。
⑴尝试学习“挺”。
①找出文中形象写出种子发芽动作的.词?(挺一挺)并说出重要意思。
②学生字“挺”,认识字形。
A.边看幻灯边提示学法:a.仔细观察,b.分析结构,c.找重要笔画,d.写一写。
B.根据学习方法,尝试学习“挺”。
③文中写了几个“挺一挺,分别在哪几节?(用“|”划开)
⑵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。
①请学生读。
②种子种下去时是怎么样的?(板画)运用学法学习“泥”字。
③尝试练习填空:种子把身子挺一挺,那是因为( ).(板书:暖和)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?(板书:暖和)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?(板书:温度)
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。(先尝试练读,教师再点评批导,后齐读)
⑤小结。
⑶尝试学习第二自然段。
①请学生读。
②尝试练习因果名式:种子又反身子挺一挺,那是因为( )。(板书:舒服)
③尝试学习“舒”字,比较字形。
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?(板书:水分)
④有感情地读第二段。
⑷尝试自学3-7自然段。
①尝试自学。
A.读后想想,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,那是因为( )。
B.用四步法尝度自学生字:蚯蚓、钻、招。
②检查。
A.你学会了哪些生字,重点教字“钻”。理解: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,那是因为蚯蚓在帮它松土。懂得种子发芽需要空气。
(板书:空气)
B.分角色读。
⑸种子最后怎样了?——发芽了。(板画)
4.课堂总结,巩固练习。
①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生字?
②“挺”( )结构,左边是( ),右边笔顺是( )。“舒”( )结构,右边笔顺是( )。
③种子发芽过程中需要( )( )和( )这些好朋友。
④你学会了用哪种方法把字写规范写漂亮?
5.作业 :抄写出本节课学的生字。
总评:
这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教案。本教案能根据学生和课文特点进行设计,富有童趣。首先教师成功地抓住了四个“挺一挺”,用“种子身体挺一挺,那是因为(XX)”的因果句式统贯整堂课的尝试学习,教学主线明,脉络清,学生学得轻松,愉快,收效大。其次是教师在识字教学上,运用了“仔细观察——分析结构——找重要笔画——写一写”的识字四步法进行识字教学,尤其强调了字形教学。第三是语言文字训练扎实。字词教学、句式训练、朗读练习较为到位,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。第四是针对常识性寓言的特点,教学中种子发芽需要的温度、水分、空气等自然条件的常识教学目标 在语文训练中也得到了落实。值得改进的是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是重点,课堂上对“舒、挺”等重点字的教学,尤其是书写教学还需加强,指导需细致。
语文教案 篇5
一、复习导入
(一)词语复习
师:小朋友,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可爱的春笋。(齐读课题)还和一些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,让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。先在心里读一读。(出示词卡)
师:我的火车就要开。
1、冲破泥土
2、掀翻石块
3、裹着
4、迎着(后鼻音到位)
师:迎字的后鼻音,你读得很到位!
师:读这两个词语的时候,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?
生:“着”是轻声。
师:你还知道哪些词语,以“着”结尾也读轻声?
生:跳着,笑着,跑着,哭着,叫着……
师:原来以“着”结尾读轻声的词,好多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呢。
5、生长
师:“生长”的“长”啊,可是一个多音字,它还读?
生:“chang”
师:给“chang”组组词呢?
生:日子一长,很长……(若有学生说“经chang”)
师:“经常”的“常”可不是这个“长”哦!
师: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。
(二)听句练习
师: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,让我们再来练练小耳朵。仔细听好啦!
1、冬天,笋娃娃在泥土里睡大觉。(三遍)
师:哪个认真听的小朋友想来试着说一说?(3个—齐说)
二、新授
(一)第一小节
预设一:
师:转眼间,春天来了,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笋娃娃们该醒了。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,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,找一找是谁唤醒了笋娃娃?
生:是春雷唤醒了笋娃娃。
师:[出示“一声春雷,唤醒了春笋。”]谁来读?(2个——齐读)
预设二:
师:小朋友,“唤醒”是什么意思?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?
生:叫醒。
师:小朋友,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叫醒你的呀?
生:XX,快醒醒,该起床了啊!
师:那你能来学着春雷公公的'样子来唤醒小春笋吗?
生:小春笋,快醒醒,你已经睡了一个冬天了,该醒醒啦。
生:小春笋,你快醒醒,该长大啦!
师:是啊,小春笋该醒来啦!
生:小春笋,春天来啦,天气变暖和了,花开了,鸟儿回来了,你赶快醒来吧!不要再睡啦!
师:春雷公公呼唤得多急切呀!谁来读好这句话,来唤醒小春笋?(3个——齐读)
多么响亮的呼唤啊!
多么急切的呼唤啊!
多么清脆的呼唤声啊!一起来唤醒春笋!
预设三:
师:在春雷的呼唤声中,春笋娃娃张开了眼睛!它们是怎么做的?自己再读读第一小节。
生:它们冲破泥土,掀翻石块,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。
师:我们一起来读一读。
师:小朋友,你们觉得春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,容易吗?
生:不容易。
师:再读读这句话,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春笋要冒出地面很不容易,为什么?
生:冲破泥土,掀翻石块。
生:泥土很厚,石块很重,要冲破泥土,掀翻石块要花很多力气的。
师:多累啊!
生:冲破泥土,泥土很厚的,要花很多力气呢!
师:要费多大劲啊!还有谁来说?
生:掀翻石块,石块很重的,弄不好还会压伤了自己。
师:是啊,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,必须冲破泥土,掀翻石块。多不容易。
师:谁愿意做一做笋娃娃,来冲破泥土,掀翻石块,冒出地面?(3个——齐读)
评:这个笋娃娃的力气真大。(站)
评:你冲的速度可真快!(站)
评:我听出来了,你冲破的可是厚厚的泥土啊!(站)
评:你掀翻的可是重重的石块啊!(站)
评:你可使出了吃奶的劲啊!(站)
评:你真是冲破了重重困难,才冒出地面啊!(站)
师:(指着站着的同学)就这样,小春笋不断从地里冒出来,这儿一个,那儿一个,争先恐后。小春笋们一起破土而出吧!一起读!
师:这群笋娃娃,冲破泥土,掀翻石块,你觉得它们怎么样?
生:我觉得它们很勇敢。
生:我觉得它们很坚强。
生:我觉得它们不怕困难。
生:我觉得它们的力气很大。
师:是啊,笋娃娃多勇敢啊,它们 。
笋娃娃多坚强啊,它们。
笋娃娃不怕困难,它们。
师:你能试着背一背第一小节吗?[出示:“一声春雷,()了春笋。它们()泥土,掀翻石块,(
)从地里()出来。”]
师:加大难度,咱们一起来。
(二)第二小节
预设一:
师:小春笋冒出来了,它们长什么样呢?自己读读第二小节,再仔细看看19页的图,你能帮小春笋做个自我介绍吗?先读一读再同桌说一说。
师:小春笋长什么样?
生:我裹着浅褐色的外衣,像嫩生生的娃娃。
师:你真是一个嫩生生的笋娃娃。你来读一读这句话。[出示“春笋……娃娃。”]
生:我的脑袋尖尖的,摸上去毛毛的。
师:你是一个可爱的笋娃娃。也请你来读一读。
生:我的外衣是浅褐色的,一层层的,有很多。
师:而且每件衣服之间都贴得怎么样?(紧紧的)这就叫“裹着”。让我们一起来读好。
预设二:
师:在这美好的春天,可爱的笋娃娃,你们又会看到什么呢?
生:我会看到小燕子从南方回来了,还叽叽喳喳地唱歌呢!
生:我会看到小花盛开了,五颜六色的,非常好看。
师:你的心情怎么样?
生:我很高兴。
师:请你来高兴地读一读。
生:我还会看到天空下起了细细的春雨呢!
师:雨点打在你身上,你觉得怎么样?
生:我觉得很舒服。
师:那你来美美地读一读吧!
生:我会看到小树发芽了,小草也变绿了!
师:你的心情怎么样?
生:我很快乐。
师:请你快乐地读一读。
师:是啊,春天的风那么轻柔,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,春天的雨水那么滋润,花开了,草绿了,春笋娃娃长得多欢啊,它们——
。(3个——齐读)
师:俗话说“雨后春笋节节高”。你看,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,春笋—— ,
[出示]能读好这两句话吗?
生读
师:他读得怎么样?谁来评一评?
生:声音不够响亮。
生:他没有读出春笋一节比一节高的感觉。
师:你来试试!
师:听出来了,你这个春笋娃娃长得高,长得快,长得欢。让我们向他一样来读好这两句话。
师:来,可爱的小春笋,让我们迎着阳光,快乐地成长吧!一起来读好这篇课文。
(三)课外延伸
师:嫩生生的小春笋最后长成了又高又壮的竹子,真不简单,此时,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?
生:小春笋,你真勇敢,你冲破泥土,掀翻石块,不怕困难,长得这么高。
生:小春笋,你真勇敢,我要向你学习,不怕困难。
师:李老师希望我们一(1)班的小朋友都能像小春笋一样,不怕困难,努力向上。
(四)生字教学
破 迎 再
语文教案 篇6
教学目标:
1.仔细观察插图,能借助插图提供的情景及联系生活实际与他人进行交流。
2.使学生懂得尊重别人的重要性,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,学会尊重别人,争做有礼貌、有道德的、会尊重别人的.好学生。
教学重点:
能理解、体谅别人的处境,有尊重他人的意识。
1.插图、投影。
2.问路的课件。
教学时间:1课时。
教学过程:
1.故事导入
2.请同学们看小品〈〈问路〉〉或老师讲述:
3.明确目标,研讨案例。
4.明确要求。
5.仔细看图,小组讨论,再全班交流。
6.换为思考:如果你是插图中任务你会怎样做?
7.联系生活实际,延伸拓展。
8.同学们,我们平时有没有不尊中别人的地方?
9.你今后怎样做?
10.课堂总结,引入生活。
【语文教案】相关文章:
语文的教案02-07
语文教案语文教案10-14
语文阅读教案03-08
《语文园地》教案02-22
语文识字教案02-23
语文《氓》教案02-23
[精选]语文教案10-07
(经典)语文教案09-13
语文教案(经典)10-19
语文教案(精选)09-11